红安县戏曲小品《盐红》
盐红一一尹莉 袁树一一陈红飞
当红安“非遗”碰上楚剧艺术
当省级传承人席和玉的亲身经历碰上戏曲小品
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安绣活”故事搬上舞台
红安县戏曲小品《盐红》,便诞生了
👋
从71个参赛作品脱颖而出,湖北省第三届社会文艺团队展演一等奖成为了它的头号“title”。
红安县文化和旅游局、红安县文化馆创倾力联合,采风、研讨、初排、加工、录音录像,历时3个月,改稿6版,终于打造出了这一部留得住、传得开的现代剧目。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众多红安百姓为支援革命,为红军战士赶制布鞋和鞋垫。
经历了战争风雨的红安绣活是老百姓与红军战士心心相连的象征,也是老百姓对人民军队的情感见证。
出生于七里坪盐店河村的红安绣女席和玉不顾自身双腿瘫痪行动不便,在长胜街红安绣活传习所潜心研究技艺,举办公益培训班传徒授艺,带动居家妇女就业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份子,远近闻名的“红人”。
特殊的历史背景再加上非遗“红安绣活”,给《盐红》的故事染上了神圣的色彩。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2003年。我国才正式启动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认定工作。
在当下的中国,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一方面的原因是传承的断代,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世界经济、文化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优秀的手工技艺更是必要的。
图:非遗视界《红安绣活制作工艺》
红安绣活——湖北省红安县传统美术,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2008年被批准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安绣活是红安民间传统刺绣活动的简称,在红安民间流传较广,历来就有“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
据传红安绣活始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时期,其按照表现技法可以分为丝绣、绒绣两种,其中丝绣居多,绒绣少见。
红安绣活绣品品种多样,有鞋、帽、枕、兜、衣边、鞋垫、门帘、帐沿等种类,其中以连袜绣花鞋垫为代表。
红安绣活的针法灵巧多变,表现手法大胆夸张,作品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为广大乡村民众传情达意的重要媒介。
故事中,身残志坚的“盐红”将“红安绣活非遗坊”经营得有声有色,在帮助乡亲推销绣品过程中因丈夫收取了赶脚钱和茶水费引发矛盾冲突。
一个“亏”字勾起盐红万千思绪,打开了情感的闸门。
在“盐红”的眼里,绣活不仅是连接盐店河村父老乡亲情感的纽带,更是乡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门路,绣坊是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殷殷关怀,更承载着红安人的乡愁。
楚剧小调和红安民歌元素相容相和,颇具地域性的唱腔赤裸地揭露了“小人物”们地内心世界,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便是在这样的唱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台上楚腔悠扬嘹亮,10分钟,眨眼间。
如果说京剧是婀娜婉转,那么楚剧就是浓墨重彩。
在繁杂喧闹的现在,不妨也放下手中的重担,到楚剧中,偷来一个清净时刻。